2019年度特等奖为中国海-西太平洋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综合研究与系列图编制项目,获奖主要完成单位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6家单位。
2020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全球1000强中的中国内地高校 注:排名或排名区间相同的大学按英文校名字母顺序排列。2003年首次发布,今年是该排名连续发布的第18年。
排名展示了全球1000所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实力,中国内地共有144所大学上榜。作者:黄辛 卜叶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号 发布时间:2020-8-15 12:17:57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144所中国内地高校上榜。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7所双一流高校首次入围全球500强当日,第四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在南京开幕。我们的这20多年,走过了国外(花费)40多年走过的路。
北斗系统的发展目标,我的总结就是两句话:第一,要实现世界一流的卫星导航系统,第二,先在2020年实现产值4000亿元人民币。今年,北斗系统还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硬核支持,其中包括无人机精准喷洒消毒液、物流精准配送、医院数字施工等。中国牌碳材料结硕果 多年来,双方强强联合,在多个领域取得优异成绩。
最近,赵宁在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系列研究受到业界关注,最大拉伸倍数超过13000倍的高分子材料、多功能形状记忆聚合物等具有新奇性质的材料陆续出炉。李玉良和他的小伙伴相信,作为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石墨炔将在新型碳材料的基础研究及未来应用上开辟新世界。他带领团队首次将量子尺寸效应从无机半导体拓展到了有机纳晶体系,开创了有机低维光功能材料科学的研究先河,最早制备出基于单个有机单晶纳米材料的光波导与微型激光器,成为国际上有机光电材料与纳米光子学领域的先驱性工作。当然,科研人员都默契地相信,这些辛辣的狠话纯粹是因为对学问的认真态度,也是对科学的怀疑精神最有效的践行方式。
他们所在的大家庭,便是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目前,韩布兴担任分子科学中心能源与绿色化学研究部负责人。
韩布兴的科研生涯则从化学热力学理论创新开始。该中心定位于面向分子科学前沿,瞄准分子科学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研究,汇聚国内外分子科学研究顶尖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国际化的分子科学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随后,北大化学学院教授张锦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石墨炔纳米墙阵列以及其他不同聚集态的石墨炔。其中,石墨炔系列新材料由中国学者率先合成、自主研发,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牌碳材料。
学生论文评阅、答辩,双聘导师,人才互相流动更不用说日常举办的学术会议了。2020年7月11日,唐有祺迎来100岁生日。化学所研究员于萍是午餐会的熟客。他说,很多青年科研人员刚踏上科研道路不久,非常需要思想上的碰撞,互相促进。
当时,我考虑到2008年发生的冻雨灾害给国家带来很大损失,同时防冰材料在航空航天、低温生物学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于萍告诉《中国科学报》。
踏踏实实的学风也表现在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的坚持上。上世纪90年代,化学所有机固体实验室在中科院院士朱道本带领下开展碳材料富勒烯研究。
科研人员创造出碳材料家族的新成员,不断开创石墨炔领域标杆性的成果。分子科学中心副主任范青华记得,科研人员经常彼此放狠话。好的应用固然重要,但我们仍然应当强调化学是一门科学。分子动态学与激发态化学研究部、中科院院士姚建年团队长期致力于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实际运用,在有机低维材料、纳米光子学、有机微纳激光等光化学前沿方向上取得了开创性成果。我们将更多地围绕国家对基础科学的需求,打造世界顶尖的分子科学研究机构,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到这里来开展研究。该实验室成立20年来,在疾病诊疗的分子机制和能源环境中的表界面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引领了相关研究的国际发展,部分工作已经实现产业化。
这些工作都是基于我们经过多年积累提出的动态共价键理论,即高分子材料的一些基团之间总是处在断键和形成的动态过程中。很多人惊讶:化学所为什么突然有个做冰的研究员? 事实上,有关冰的研究,王健君从2010年回国到化学所工作时就已启动。
(甘晓)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分子科学中心)是科技部2017年11月批准组建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在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建十余年的基础上组建,依托于北京大学和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和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是分子科学中心的鲜明特色。
第一次参加午餐会,于萍就带着课题组正在开展的离子传输调控相关研究和同事们分享。这是世界上首次通过化学方法获得的全碳材料,开辟了人工化学合成碳同素异形体的先河。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缘故,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化学所)咖啡厅冷清了很长一段时间。多年来,分子科学中心紧密围绕分子体系的精准合成与制备、分子的可控组装、分子功能体系的构筑与应用等三大领域方向,设立9个相应的研究部。2019年底,化学所研究员王健君在《自然》上发表研究成果。当时,唐有祺先生已在中科院应用物理所(物理所前身)兼职,筹组单晶结构分析工作。
上世纪50年代,中科院决定在北京筹建综合性化学研究机构。他在学术上发挥开拓和引路作用,促进了双方之间的合作。
作者:甘晓 来源: 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7/28 9:15:05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乘风破浪的造物者 ——走进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 低维碳材料与纳米科技研究部的中科院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国内最早从事纳米科学研究的实验室之一。鉴于脑内的生物电信号都是通过离子传输,我们最近也在关注离子型器件,希望基于这一新原理发展一些新的分析方法。
赵宁告诉《中国科学报》。后来,大家觉得不过瘾,改成2位科研人员主讲
之后,喀什站也按计划成功完成资源三号03星数据接收任务。资源三号01、02卫星先后于2012年1月和2016年5月发射升空,均由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负责承担卫星数据接收任务。上午10时52分08秒,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在第16圈次成功跟踪、接收到资源三号03星首轨下行数据。资源三号03星数据成功接收 喀什站接收数据工作现场。
今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还将继续为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中的后续卫星任务提供可靠的数据接收保障。中科院空天院供图 2020年7月26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资源三号03星数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当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总计接收卫星数据120GB,所有接收数据均在第一时间完成回传,处理情况正常。
作者:丁佳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7/27 14:08:15 选择字号:小 中 大 收到了。资源三号03星于7月25日11时13分成功发射,属于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十三五规划的卫星任务之一,与目前在轨的资源三号01、02卫星共同组成了我国立体测绘卫星星座。
除水电外,其他类型发电量同比增长。
习近平强调:要围绕提升国家油气安全保障能力的目标,针对油气体制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油气行业上、中、下游体制机制改革,确保稳定可靠供应。
面对挑战,施耐德电气组建了专门的产品工程师和专家团队,深耕于新能源领域各个细分行业,产品和解决方案得到了全面提升。
端午节临近,为确保节日期间的安全可靠供电,国网根河市供电公司得耳布尔中心供电营业所从强化安全措施入手,对节日期间的安全生产以及优质服务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确保节日期间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活是能干了,产能和效率相比之前却大大下降,越南作为严重依赖出口的国家,制造业无法持续运转,带来的损失不可逆转。
专家表示,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压力加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迫切程度提升。